大年初一的下午,决定出来走走。既没有目的,也没有方向。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文昌北路。从文昌北路往喷水池方向,就是三民东路。冷冷清清的老街,没了小摊小贩,便也少了烟火气。去年我曾有写过贵阳老街系列,三民东路也是其中之一。
三民东路上有一口老井,名玉元井,原名三元井。 据说,这里原来有三口井 ,按照发现的时间将其命名为上元井、中元井、下元井。曾经的上元井就在如今保存的古井处,中元井在富水北路东边坎脚,下元井在苏家桥附近。后来三井合并,全部在上元井处汇合,三元合并,故为三元井。距今历史已经五六百年,和龙井,薛家井并称为贵阳三大古井。
从三民东路出来,到延安路,往下就是富水北路。这里有一条老街,名为圆通街。圆通街有一家人流量最大的老店,就是街口这家开 了20年以 上的面馆一一赵三毛湖南鸡肉面10多年前我在喷水池附近工作,这家面馆是我常常光顾的地方,如今却已经很久没有再来吃过了。
圆通街是很难得从清代开始就没有怎么改过名字的地标,这条因为清代修建的“圆通寺”而得名的四米宽老街,曾在民国建立了育英女校,让贵州走在了全国女子教育的前列。建国后,育英女校改为了育英小学,圆通街上的商铺和民宅也日益增多。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下,竟然伫立着一座王阳明先生的雕塑,颇有些令我意外。对面就是贵阳市第十九中学的大门,或许是让孩子从小就感受文化的力量?却也不得而知了。
圆通街的学校附近开了不少文具店,这一家梦岛花町手账文具房从外观上就与其它文具店很有区别。 从外边看,就带着种精致感,主营除了文具书本,也多了时下年轻群体喜欢的手账用品和文创产品。这附近还有一家咖啡店,很小、但也很有意思,大年初一也在营业,我急着去附近的老街走走,便也没有进去了。
圆通街出来,往右是省府北街、往左是忠烈街。忠烈街的巷子很窄,大概是忠烈街15号,通过一个小门,很突然出现一家叫做三克岛的书屋,好像是什么魔法仪式、塔罗牌、神秘学,对此我是既不懂也无兴趣,只是觉得好玩罢了,随手 拍张照片。
忠烈街出来是文笔街,往左就是贵阳著名的文青聚集地电台街了,这里有各种甜品店、咖啡馆、花艺店等等,当然最出名的莫过于大觉精舍,今天却不是我要行走的重点,电台街的零零种种就无需我多说了。附近还有 贵阳著名古建筑文昌阁,于我而言,比较搞笑是,文昌阁吸引我的竟然不是它的文化属性,而是这里的“杨婆婆烤肉”、“杨老五烤肉和小胖烤肉”等各式各样的老贵阳烤肉。难怪江湖传说我是贵阳家装届最懂烤肉的。附近还有很多条老街,弯弓街、民生路、蔡家街、省府路的石板街,长的不过两百来米,短的不到五十米。每条街有它的历史,每个巷子也有它的韵味。这附近的美食很多,民生路上的但家香酥鸭总店、董家红油米皮、顶呱呱酸辣粉、丁家脆哨、小平香辣老素粉,蔡家街的湖南面老素粉、金牌罗记肠旺面,还有一家叫做小田水饺的小店,据说已经开了五家分店,小有名气。石板街上有一家开了三十年的洋芋粑“老俩口特色洋芋粑”,我倒是不喜欢吃洋芋,但是它既然能够开了三十年,或许可以勾起很多老贵阳人的回忆吧。
可惜今天大年初一,大多数店面没有营业,街上、巷子里也冷冷清清,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了。等我有时间了,再细细的品读这里的每一条街道和巷子,把行走贵阳老街系列继续下去。